另有一次,孔子令弟子们各述其志的时候,颜回的表述是:“愿无伐善,无施劳。”就是说不夸耀自己的优点,不表白自己的功劳。当鲁哀公向孔子问询弟子中哪个好学的时候,孔子回答说:“有颜回者好学,不迁怒,不贰过。不幸短命死矣,今也则亡,未闻好学者也。”孔子不仅指出颜回好学,而且提到颜回不迁怒于人,并且不会两次犯下同样的错误,这都是非常难得之处,甚至认为颜回死后就再没有见过好学的人了。孔子还说道:“回也,其心三月不违仁,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。”也就是说,颜回可以做到令自己的心长久地不离仁德,而其他的人只是偶尔才会想到罢了。
颜回是孔子最为赏识的弟子,他的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孔子所认为的理想的人格,在后世,颜回被尊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。不幸的是,颜回英年早逝,这与孔鲤的早逝一样,都给孔子的晚年带来了巨大的悲伤。
82.杀身成仁
“杀身成仁”是儒家提倡的志士仁人所具有的道德品格,语出《论语·卫灵公第十五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当维持仁德与保全生命发生冲突的时候,志士仁人的选择不是为了保全性命而背弃仁德,而是为了成就仁德而不惜牺牲生命。“杀身成仁”,是将仁德放在了比生命更为高贵的位置上,近代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有一首著名的小诗,写的是:“生命诚可贵,爱情价更高。若为自由故,二者皆可抛。”意在言爱情高于生命,而自由又高于爱情,也就更高于生命,为了追求爱情和自由,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。这与孔子所言的为仁德而杀身的目的不同,但其精神实质是相通的。贪生怕死、为求得一己的苟活而不顾一切仁义道德的人,自古以来为世人所唾弃,而杀身成仁、视义德高于生命的人则受到人们的称扬和敬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