损蚀冲洗下的乡土
李林塞尔(Lilienthal)在他所著TVA一书中,曾用“采矿”一词来描写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以往的植棉方法。采矿是把地下所储藏的资源挖掘出来,资源挖掘出来之后,这地也就没有用了。美国以往的植棉区域,也有相类的情形,一块地上种了几年棉花,把地里的养料拔完了,这地也就不能再种作物,除非另加肥田粉。到后来,土地只给农作物一个生长的空间,所能从土里长出来的,都得依靠不断加到土里去的原料,像工厂里的机器,李氏认为这是和农业的原则不合的。土地是有生命的机体,地力得培养,如果培养得法,可以取之不竭,用之不穷,不是个矿山。
田纳西河流域土地变质,农作技术的不良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,河水的冲洗影响更大。土质变坏,作物不长,加以原有的森林日渐砍伐之后,土地大多暴露。童山濯濯,大雨过后,泥土里没有草根,留不住本来可以滋养土地的水分,反而被水溶解了各色各样植物的营养品,挟之而去。水往低处聚,汇成巨流,澎湃急涌,拖带力也愈来愈大,一路把膏腴之地冲洗侵蚀,浩浩荡荡,奔流到海不复回——经过这样冲洗过的土地,由肥田而成瘠土,由农地而成荒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