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好父母的内化和认同,是对人和事业的忠诚,以及为自己的信念而做出牺牲的基础。忠实于所爱的和感觉正确的事物,意味着与焦虑(永远无法完全消除)密切相关的敌意冲动都转向了那些危及美好事物(被感觉为美好的事物)的客体。这个过程从来不能完全成功,这样的焦虑会一直存在——即破坏性也可能会危及内化好客体和外在好客体。
许多表面上相当平衡的人,其实性格并不坚韧。他们通过逃避内在和外在的冲突,让自己的生命变得轻松,结果他们只以成功或达成权宜为目标,却不能发展出深厚的信念。
然而,坚韧的性格如果不能因为顾虑到他人而有所缓和,也不是人格平衡的特征。理解他人、悲悯、同情和宽容,这些都丰富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体验,使我们对自己感觉更安全、更不孤单。
平衡有赖于我们对各种矛盾的冲动与情感有所洞察,以及协调处理这些内在冲突的能力。平衡的一个方面是适应外在世界——一种不干扰我们自身情绪和思想自由的适应。这也意味着一种互动:内在生活总是影响面对外在现实的态度,反过来也受如何适应现实世界所影响。婴儿会内化他最初的经验和周围的人,这些内化也会影响他的内在生活。如果在这些过程中,客体的美好占了上风,并且变成人格的一部分,那么婴儿对于来自外在世界的经验的态度就会受到正面影响。这样的婴儿感知到的不一定是一个完美的世界,但一定是一个更值得认同的世界,因为它的内在情境是比较快乐的。这种成功的互动会带来平衡以及与外在世界的良好关系。